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_最新国产视频_国产精品网址_一本大道综合伊人精品热热


| 首頁 | 解讀指南 | 政策資訊 | 公司介紹 | 服務項目 | 搜索 |

肇慶市關于實施粵港澳大灣區(qū)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財政補貼管理辦法
云南百滇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2022-05-11

| 重磅:點擊鏈接下載 《企業(yè)重組和資本交易稅收實務研究總結 萬偉華◎編著 第一次全面修訂版 約186萬字 解讀政策背后的“稅收邏輯”》 |

?

肇慶市財政局 肇慶市科學技術局 肇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國家稅務總局肇慶市稅務局印發(fā)《肇慶市關于實施粵港澳大灣區(qū)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財政補貼管理辦法》的通知


  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肇慶高新區(qū)管委會,肇慶新區(qū)管委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qū)(肇慶)管委會,市各有關單位:

 

《肇慶市關于實施粵港澳大灣區(qū)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財政補貼管理辦法》已經(jīng)市人民政府同意,現(xiàn)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zhí)行。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財政局反映。

 

肇慶市財政局    肇慶市科學技術局 

肇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國家稅務總局肇慶市稅務局 

2021年6月29日

 

肇慶市關于實施粵港澳大灣區(qū)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財政補貼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qū)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切實做好肇慶市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認定及個人所得稅財政補貼工作,根據(jù)《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粵港澳大灣區(qū)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31號)《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關于繼續(xù)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qū)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的通知》(粵財稅〔2020〕29號),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肇慶市實施粵港澳大灣區(qū)個人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有關財政補貼范圍、補貼標準、補貼程序和監(jiān)督管理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在肇慶市行政區(qū)域范圍內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在肇慶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超過其按應納稅所得額的15%計算的稅額部分,由肇慶市各級政府給予財政補貼,該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第四條  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計算,以一個納稅年度為準。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五條  各相關部門按照工作職責、規(guī)范程序和分工協(xié)作的原則,對在我市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認定及個人所得稅財政補貼進行受理、認定、審核和撥付工作??萍疾块T負責境外高端人才的認定和補貼受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境外緊缺人才的認定和補貼受理,稅務部門負責對申請人繳納的所得項目、應納稅所得額、已繳稅額等數(shù)據(jù)協(xié)助審核,財政部門統(tǒng)籌組織科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稅務部門開展審核和發(fā)放工作。

 

第六條  本辦法的財政補貼資金,個人所得稅繳納地屬端州區(qū)、肇慶高新區(qū)的,由市、區(qū)按財政收入分成比例負擔,其余縣(市、區(qū))由市、縣(市、區(qū))按照20:80比例分擔。涉及兩個或以上縣(市、區(qū))的,由相關縣(市、區(qū))按比例負擔。

 

第二章 補貼范圍

 

第七條  本辦法第三條所指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以下簡稱申請人)須同時具備以下基本資格條件:

 

(一)香港、澳門永久性居民,取得香港入境計劃(優(yōu)才、專業(yè)人士及企業(yè)家)的香港居民,臺灣地區(qū)居民,外國國籍人士,或取得國外長期居留權的留學回國人員和海外華僑;

 

(二)在肇慶市創(chuàng)業(yè)或在肇慶市登記注冊的企業(yè)和相關機構工作,或在肇慶市提供獨立個人勞務,且在納稅年度內在肇慶市累計工作滿90天,并在肇慶市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遵守法律法規(guī)、科研倫理和科研誠信。

 

第八條  申請認定的境外高端人才在具備第七條條件的基礎上,同時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國家、省重大人才工程的入選者;

 

(二)根據(jù)廣東省人才優(yōu)粵卡實施辦法,取得A卡和B卡的人才;

 

(三)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取得《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A類/B類)》的人才;

 

(四)實施外國人才簽證制度,取得《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的人才;

 

(五)實施公安部支持廣東自貿區(qū)建設和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的16項出入境政策措施,經(jīng)省科技廳(省外國專家局)、省自貿辦、珠三角九市人民政府及科技(外專)部門認定為外籍和港澳臺高層次人才;

 

(六)國家重點實驗室、省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高水平創(chuàng)新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型科研機構,企業(yè)科研機構,為科技創(chuàng)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服務的科技服務機構,企業(yè)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yè)技術中心的科研技術團隊成員;

 

(七)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三甲醫(yī)院中的科研技術團隊成員;

 

(八)省、市重點發(fā)展產業(yè)、重點領域企業(yè)的中層及以上管理或同等層次技術類人才;

 

(九)符合我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其他境外高端人才。

 

第九條  申請認定的境外緊缺人才在具備第七條條件的基礎上,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具有博士學位;

 

(二)具備國際認可的執(zhí)業(yè)資格;

 

(三)屬于我市“人才計劃”系列政策引進的境外人才,如西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領軍人才、西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領軍團隊核心成員、肇慶市高層次人才、肇慶市拔尖人才等;

 

(四)其他經(jīng)評審認定的具有特殊專長的急需緊缺人才。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

 

申請人在申請財政補貼前三年內,有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信息記錄,有虛報、冒領、騙取、挪用財政資金和違反科研倫理、科研誠信等不誠信行為記錄,列入失信被執(zhí)行人,受到刑事處罰或者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較大數(shù)額罰款行政處罰等重大違法記錄,且申請人對其扣繳義務人的以上行為或記錄負有直接或主要責任,或擔任以上行為或記錄的扣繳義務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

 

第三章 補貼標準

 

第十一條  本辦法第三條所指的已繳稅額,為下列所得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jīng)營所得;

 

(六)入選人才工程或人才項目獲得的補貼性所得。

 

第十二條  財政補貼根據(jù)個人所得項目,按照分項計算(綜合所得進行綜合計算)、合并補貼的方式進行。

 

個人取得綜合所得、經(jīng)營所得的,根據(jù)個人所得稅法相關規(guī)定應辦理匯算清繳的,其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應以按照規(guī)定辦理匯算清繳后的全年實際繳納的稅額為準。

 

個人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相關規(guī)定無須辦理匯算清繳的,其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應以按照規(guī)定全年實際繳納的稅額為準。

 

第十三條  申請人取得上述所得的,其應享受的肇慶市年度財政補貼按下列方式計算:

 

財政補貼=∑(分項分年度的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分項已繳稅額占比);

 

分項已繳稅額占比=分項分年度在肇慶市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分項分年度在中國境內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

 

各分項分年度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

 

(一)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稅負差額,具體如下:

 

1.居民個人綜合所得分項(居民個人綜合所得包含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4項):分年度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綜合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15%;

 

2.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分項:分年度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所得額×15%;

 

非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分項:分年度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所得額×15%;

 

非居民個人稿酬所得分項:分年度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稿酬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稿酬所得應納稅所得額×15%;

 

非居民個人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分項:分年度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所得額×15%。

 

(二)經(jīng)營所得分項:分年度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經(jīng)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經(jīng)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15%。

 

(三)入選人才工程或人才項目獲得的補貼性所得分項:分年度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入選人才工程或人才項目獲得的補貼性所得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入選人才工程或人才項目獲得的補貼性所得應納稅所得額×15%。

 

第四章 補貼程序

 

第十四條  申請人或扣繳義務人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提出財政補貼申請,屬于肇慶市境外高端人才的,由科技部門予以認定;屬于肇慶市境外緊缺人才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予以認定。

 

第十五條  財政補貼每年受理一次,申報具體事項由受理審核部門每年在本部門官方網(wǎng)站上發(fā)布公告,明確申請條件和要求、申請時間、申請方式、受理部門等。申請人按照自愿申請的原則,在公告所規(guī)定的時間向受理部門提出申請。逾期未提出申請的,當年不再受理申請。符合補貼條件而未在當年度規(guī)定時間內提出申請的,可在次年受理審核機構指定的時間內申請補辦。再次逾期的,不再受理和發(fā)放財政補貼。

 

第十六條  申請人個人所得稅由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的,一般由申請人授權扣繳義務人代為辦理財政補貼申請。申請人自行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由其本人提出申請。

 

第十七條  申請人提出申請時應提交以下資料:

 

(一)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認定及個人所得稅財政補貼申請表(含申請人及其所在單位承諾配合政府部門核查,無重大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承諾書);

 

(二)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有效身份證明證件復印件;

 

(三)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在中國內地開戶的銀行賬號等信息;

 

(四)申請人與在肇慶市設立的企業(yè)、機構工作關系及所屬年度實際在肇慶市工作時間是否達到累計90天等相關材料;

 

(五)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納稅相關材料;

 

(六)有助于確定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認定標準的相關材料。

 

第十八條  受理審核部門接到申請后,應核對提交的申請資料是否齊全。符合條件且資料齊備的,予以受理,并對申請人進行人才認定審核。

 

受理審核部門可依工作需要將擬認定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名單提交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協(xié)助審核。

 

對通過人才認定的申請人,受理審核部門將有關申請材料提交稅務部門協(xié)助審核。

 

第十九條  對經(jīng)審核無異議的,受理審核部門形成正式財政補貼方案,按程序報批后將補貼資金按國庫集中支付管理規(guī)定撥付給申請人。

 

第五章 監(jiān)督管理

 

第二十條  申請人和扣繳業(yè)務人應如實提供申報材料,并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和準確性負責。申請人及其所在單位提供虛假申報材料或申請人有不繳、少繳應納個人所得稅稅款行為的,經(jīng)查實后,取消申請人的申請資格;對已經(jīng)取得財政補貼資金的,對財政補貼資金予以追繳;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提供虛假材料的申請人和提供虛假材料的扣繳義務人,由受理審核部門將有關情況提交肇慶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并取消該申請人三年內申請財政補貼的資格。

 

第二十一條  申請人和扣繳義務人應自覺接受財政、審計等部門對個人所得稅財政補貼資金情況的檢查監(jiān)督。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二條  按本辦法規(guī)定提交的資料應采用中文文本。相關資料原件為外文文本的,申請人應翻譯成中文文本。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由肇慶市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肇慶市稅務局、肇慶市科學技術局、肇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執(zhí)行期限自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止。申請人申請補貼的所屬納稅年度在本辦法有效期內的,按本辦法規(guī)定時間辦理申請、審核和補貼發(fā)放手續(xù)。本辦法施行期間,國家、省相關政策如有調整,按照國家、省調整后的政策執(zhí)行。

欲了解我們的服務或更多的稅收政策信息,敬請聯(lián)系我們(13700683513 萬偉華,或添加微信)。

本文內容僅供一般參考用,并非旨在成為可依賴的會計、稅務或其他專業(yè)意見。我們不能保證這些資料在日后仍然準確。任何人士不應在沒有詳細考慮相關的情況及獲取適當?shù)膶I(yè)意見下依據(jù)所載內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內容均不應被視為正式的審計、會計、稅務或其他建議,我們不對任何方因使用本文內容而導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本網(wǎng)站原創(chuàng)的文章未經(jīng)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本網(wǎng)站所轉載的文章,僅供學術交流之目的,文章或資料的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版權人所有。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13700683513、79151893@qq.com 請附上文章鏈接),我們會盡快刪除。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咨詢電話:13700683513
公司名稱:云南百滇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區(qū)滇池柏悅3幢19樓1920室
滇ICP備17006540號-1滇公網(wǎng)安備 53010202000370號


咨詢電話:13700683513
公司名稱:云南百滇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區(qū)滇池柏悅3幢19樓1920室
滇ICP備17006540號-1滇公網(wǎng)安備 53010202000370號